机场援建,“组团式”援疆的成功范例
——援疆开新局系列报道之八
在第八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指出:“要坚持把智力援疆作为工作重点,拓展“组团式”援疆领域,提高干部人才选派工作质量。”大连机场集团对石河子花园机场的援建,就生动诠释了“组团式”援疆的内涵。
石河子花园机场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行建设、管理运营的第一个民用运输机场。2015年,石河子机场完成从山丹湖老机场的搬迁。说起来完成搬迁,只不过是在新机场修起了几座航空大楼和跑道,离具备机场保障飞行能力还有巨大差距,只是一个空架子,各项工作都处于百事待兴状态。
石河子花园机场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行建设、管理运营的第一个民用运输机场。2015年,石河子机场完成从山丹湖老机场的搬迁。说起来完成搬迁,只不过是在新机场修起了几座航空大楼和跑道,离具备机场保障飞行能力还有巨大差距,只是一个空架子,各项工作都处于百事待兴状态。
针对这种状况,辽宁援疆八师工作队主动提出援建方案,得到辽宁省委的批准和大连机场集团的积极响应。大连机场集团在了解了石河子机场情况后,进一步提出“组团式”援疆方案,对花园机场进行“一对一”全方位的精准援助。
所谓“组团式”援建,就是以智力支援为主,发挥团队力量,对援助单位进行全方位的支援,缺什么样人才,就委派什么人才;需要多少人,就派多少人;需要多长时间,就工作多长时间,以最终解决问题为目标,为援建单位带来整体工作的提升。
所谓“组团式”援建,就是以智力支援为主,发挥团队力量,对援助单位进行全方位的支援,缺什么样人才,就委派什么人才;需要多少人,就派多少人;需要多长时间,就工作多长时间,以最终解决问题为目标,为援建单位带来整体工作的提升。
大连机场集团党委高度重视援疆工作,将援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对石河子机场建设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尽其所能,无缝对接,实施了全方位的援助。针对初期石河子花园机场高级管理人才紧缺问题,选派了技术顶尖、富有经验的4名管理人才和9名短期专业技术人才进驻石河子机场,全力推进石河子机场的运行筹备工作。大连机场集团安全质量部副部长李炳军是中国民航局专家库成员、中国民航招标专家库成员、中国机场协会专家库成员。根据需要,大连机场集团党委先后三次选派他援疆,几乎参与了石河子机场全部的启动运营准备工作。他发挥所长,千方百计为花园机场争取民航局政策性补助资金2200万元,组织完成了机场冬季冰雪车辆购置工作;争取民航局资金1100万元,组织完成了新疆第一个、全国第三个通航飞行情报服务站建设。大连机场援疆干部人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借鉴大连机场多年运营管理经验,狠抓制度建设,促进规范管理,加强专业培训,用短短4个月时间完成了联合运行、行业验收、航班开通、安保审计等本需两年的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实现了机场的全面通航,创造了中国民航机场发展运行史上的新纪录,受到时任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第六次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上的点名表扬。
新冠疫情的爆发,对航空运输带来严重影响,石河子机场也在疫情防控中根据民航总局的要求暂时关闭。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后,援疆干部人才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把大连机场一整套防疫安检制度和举措引进到石河子机场,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检疫培训,为石河子机场恢复正常运营创造了条件。自治区领导和民航总局两次飞行检查,石河子机场做到了无一失误,完全合乎规范和标准。
从2015年至今,大连机场集团已派往石河子机场的援疆干部人才有4批 20多人次,短期援疆的技术人才也有20多人。目前,大连机场集团援疆干部人才仍然承担着石河子机场运营管理工作的主要领导和重要技术岗位职责。在大连机场集团和援疆干部人才的不懈努力下,石河子花园机场焕发出勃勃生机,现已完成疆内主要城市的航线布局,联通了南疆、北疆、东疆所有重点城市,也与国内一线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建立了直飞航线,意味着石河子架起了通往外界的空中交通,已具有较为完备的民用航空保障能力和十分完善的通用航空保障体系,开通运营以来一直保持着零安全事故的记录。
对于未来的发展,援疆干部人才已帮助石河子机场勾画了蓝图,明确了石河子机场作为乌鲁木齐机场为核心的国际航空枢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疆内重要的航空货运集散地,支线航空、低成本航空和通用航空主运营机场,航空器维修、拆解、组装等航空多元业态发展的主要聚集地的战略定位。为确保这一宏伟目标顺利实现,2019年石河子机场和大连机场集团又签订了为期3年的援建协议。
目前,机场援建工作进一步放在本地人才的培养上,突出智力援疆。援疆八师分指从2019年援疆资金中拿出培训经费20余万元,聘请大连机场专业技术与管理团队25人,分四批赴石河子机场进行“送训进疆”培训活动,实地解决了机场存在的多项技术难题。2020年又拨出专项培训经费30余万元,采取“赴辽培训”和“送训进疆”的方式,分批把石河子机场管理、业务骨干送到大连机场进行实地学习,提高机场人员的管理和技术水平,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人才队伍。
大连机场集团“组团式”援建石河子机场,不仅激活了一个企业,更引燃了一种经济。在援疆干部人才和八师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石河子空港经济区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以把疆内航线“环”起来、“串” 起来,进出疆航线“快”起来为目标,打造北疆航空集散中心,助力石河子经济飞起来。今年以来,经和国际航空、春秋航空、九元航空积极商谈,降低航空运输补贴,直接为石河子机场节约资金1300余万元。加密了上海-兰州-石河子航线航班,完成旅客吞吐量9.6万人次,货物40余吨,安全保障飞机起落2.5万余架次。(芦永军)
从2015年至今,大连机场集团已派往石河子机场的援疆干部人才有4批 20多人次,短期援疆的技术人才也有20多人。目前,大连机场集团援疆干部人才仍然承担着石河子机场运营管理工作的主要领导和重要技术岗位职责。在大连机场集团和援疆干部人才的不懈努力下,石河子花园机场焕发出勃勃生机,现已完成疆内主要城市的航线布局,联通了南疆、北疆、东疆所有重点城市,也与国内一线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建立了直飞航线,意味着石河子架起了通往外界的空中交通,已具有较为完备的民用航空保障能力和十分完善的通用航空保障体系,开通运营以来一直保持着零安全事故的记录。
对于未来的发展,援疆干部人才已帮助石河子机场勾画了蓝图,明确了石河子机场作为乌鲁木齐机场为核心的国际航空枢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疆内重要的航空货运集散地,支线航空、低成本航空和通用航空主运营机场,航空器维修、拆解、组装等航空多元业态发展的主要聚集地的战略定位。为确保这一宏伟目标顺利实现,2019年石河子机场和大连机场集团又签订了为期3年的援建协议。
目前,机场援建工作进一步放在本地人才的培养上,突出智力援疆。援疆八师分指从2019年援疆资金中拿出培训经费20余万元,聘请大连机场专业技术与管理团队25人,分四批赴石河子机场进行“送训进疆”培训活动,实地解决了机场存在的多项技术难题。2020年又拨出专项培训经费30余万元,采取“赴辽培训”和“送训进疆”的方式,分批把石河子机场管理、业务骨干送到大连机场进行实地学习,提高机场人员的管理和技术水平,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人才队伍。
大连机场集团“组团式”援建石河子机场,不仅激活了一个企业,更引燃了一种经济。在援疆干部人才和八师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石河子空港经济区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以把疆内航线“环”起来、“串” 起来,进出疆航线“快”起来为目标,打造北疆航空集散中心,助力石河子经济飞起来。今年以来,经和国际航空、春秋航空、九元航空积极商谈,降低航空运输补贴,直接为石河子机场节约资金1300余万元。加密了上海-兰州-石河子航线航班,完成旅客吞吐量9.6万人次,货物40余吨,安全保障飞机起落2.5万余架次。(芦永军)
(编辑:今日辽宁5)
上一篇:聚焦新业态 探索新形式
下一篇:那一片绿树花海,让荒山长出了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