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沈阳市委关于制定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0年12月3日中国共产党沈阳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沈阳推动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阶段。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具体要求,就制定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实现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时期是沈阳振兴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艰巨繁重的振兴任务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央及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务实进取、攻坚克难,奋力开创了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在主动做实经济数据的基础上,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向好,新的增长动能更加强劲,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明显改观,机构改革成效明显,国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创新创业活力不断迸发,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在沈布局,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区域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积极成效;城市面貌明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和功能品质进一步优化,文明城市建设成果持续巩固;教育、医疗、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步伐加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全面依法治市扎实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化,政治生态持续优化,党员干部的观念作风深入转变,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更加振奋,抓发展谋发展氛围愈发浓厚。“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基本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推动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2.沈阳振兴发展面临的形势。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辽宁加快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沈阳振兴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但同时应该看到,沈阳仍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一些深层次矛盾刚刚破题,巩固和扩大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还需在调整经济结构、转换新旧动能、实施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治理效能等方面聚焦发力、持续用力。全市上下必须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加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更加深刻认识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牢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展规律、顺应发展大势,紧密结合实际、认清差距不足,坚定信心决心、发扬斗争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勇前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3.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展望二〇三五年,沈阳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成为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中心城市。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要进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趋于成熟,创新沈阳、数字沈阳、智造强市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城市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明显增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基本形成;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法治建设、平安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美丽沈阳基本建成;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二、“十四五”时期沈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4.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具体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战略定位,聚焦补齐“四个短板”,扎实做好“六项重点工作”,深入落实“四个着力”“三个推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主动服务和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推动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贡献力量。
5.遵循原则。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牢把握共同富裕方向,把增进群众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展第一要务,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坚决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广泛汇聚资本和资源,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与安全、守正与创新、秩序与活力的关系,系统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瞄准目标、久久为功,扎扎实实把沈阳的事情办好。
6.主要目标。围绕推动沈阳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目标,建设好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在打造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解决“老字号”问题上为全省作出示范,建设国家现代综合枢纽、国家先进制造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力争高于全省水平,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数字经济比重持续跃升,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全面增强。
——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形成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成效明显,基本完成国资国企改革任务,民营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人流物流信息流枢纽功能全面增强;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区域创新体系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进展。
——社会文明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集约节约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城乡绿化覆盖率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减少,循环经济深入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天蓝水绿山青的美丽沈阳加快建设。
——民生福祉明显提升。推进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力争高于经济增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教育、文化、卫生、养老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水平持续提高。
——治理效能切实增强。依法治市迈出坚实步伐,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
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创新沈阳
坚持创新在振兴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围绕积极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全面提高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水平,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
7.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引进、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全定制化支持政策,不断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大企业平台化”梯度培育体系,引导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鼓励“专精特新”发展,打造一批高成长性企业、“隐形冠军”和创新型领军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等,发挥大型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重点产业链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头部企业平台化转型,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8.建设科技创新重大平台体系。依托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科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等国字号平台,争取建设区域综合性实验室,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建设。推动高校院所和企业围绕重点领域打造一批基础性、共享型、专业化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大力推动协同创新,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数字医疗、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支持企业、高校院所、行业协会等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国际研发机构,加快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创新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全面提高产业技术供给能力。
9.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三权”改革,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合理分配机制,完善东北科技大市场等技术交易市场功能,支持高校院所和各区、县(市)建设一批成果转化基地。聚焦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财政投入的引导放大效应,形成多元投入机制。围绕重点创新链和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开展攻关,滚动实施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推进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
10.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深入实施高精尖优才集聚、盛京工匠培养等重大人才工程,健全“人才+项目+基地”机制,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管理人员和急需紧缺人才。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
11.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推进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创新创业孵化联盟作用,因地制宜推进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等载体建设,构建孵化服务生态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开展协同保护和联合惩戒,完善专业化裁决调解机制,建立区域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促进科技开放合作,加强科普工作,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崇尚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四、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强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12.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以市场主体获得感为评价标准,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一网通办”为抓手,以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为保障,营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着眼“一网通办”为全省作示范,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只提报一次”改革,推行“全程电子化”审批,全面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权责清单动态管理,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简化优化审批流程,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强诚信沈阳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诚信体系。深入开展“万人进万企”等特色载体活动,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定期开展营商环境评价,以评促改、对比提升,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向抓好“绝大多数”延伸、向优化社会环境拓展、向建立长效机制深化。加强营商文化建设,营造“办事不求人”“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社会氛围。
13.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引导各类要素向主导产业、优质企业集中集聚。促进土地要素配置提质增效,盘活存量土地,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形成劳动力要素集聚效应,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发挥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作用,不断优化融资结构,增加金融有效供给。破除技术要素转化瓶颈,建立健全科技攻关对接、运行服务和市场价格决定机制。发挥数据要素赋能作用,推动政务数据、公共数据共享和开放,加强数据资源安全保护。
14.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扎实推进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做强做优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以集团层面为重点,积极稳妥、分类分层推进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精准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推进竞争类国有企业混改。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全面实行经理层市场化选聘和任期制、契约化管理。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深化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发挥国有资本战略性支撑作用。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15.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兴办模式、管理方式、资源配置等方面转型升级,强化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等职能,赋予更大的自主管理权限,促进各级各类开发区发挥主力军作用,提升集约化、内涵式发展水平。创新管理运营机制,实行“一区多园”管理,构建精简高效的管理机构,深入推进“管委会+平台公司”改革,提高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水平,将开发建设、招商引资、投资运营、专业化服务等事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外包等方式交由市场承担。完善差异化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产业水平、投资强度、亩均效益。
16.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确保民营企业获得平等市场主体地位。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法治环境和政策体系,健全执法司法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机制,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建立民营企业梯次培育体系,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深化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和优化重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完善政企沟通、涉企政策制定执行机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17.深化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围绕积极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上市公司后备库建设和上市辅导服务,完善辽宁股权交易中心功能,推进优质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和新三板及境外资本市场挂牌上市,支持产业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为企业发展提供资本支撑。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科技金融、普惠金融、产业金融等特色金融发展力度。推动金融法人机构设立,打造金融“全牌照”城市,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法人机构。推动地方征信平台、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三农”、创新创业的金融服务能力。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创新融资方式,优化投资方向和结构,不断提高投资效益。
五、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率先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上实现突破,在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中作示范,积极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中心。
18.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工作机制,统筹抓好交通装备、智能装备、机械装备、电力装备、集成电路装备、医疗装备等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努力在解决“老字号”问题上走在全省前列。提升汽车产业全产业链水平,促进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重塑机床制造产业领先地位,培育数控系统和核心功能部件生产基地。提高通用石化装备、输变电装备、核电装备等产业丰厚度,提升本地产品配套和供给能力。推进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和重大新产品规模化建设,促进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推动制造业加快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19.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开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优势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以材料、装备、零部件为重点,打造IC装备产业化基地。做大做强机器人产业,重点研发标志性工业机器人产品,构建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圈。加快发展民机大部件产品、燃气轮机等航空产业。壮大重组蛋白药物、医学影像装备等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重点发展高性能钛镍铜合金、稀土永磁和碳纤维等新材料产业。加快布局未来生产、未来交通、未来健康和未来信息技术、未来材料等未来产业。
20.着力建设数字沈阳。强化数字赋能,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北斗数据应用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布局5G产业,打造中德园5G应用示范区和工业大数据中心,探索工业数据采集标准化,推动信息流持续汇聚。做强优势数字产业,打造工业软件和基础软件研发高地,培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发挥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品牌效应,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扩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应用规模。深入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发挥应用场景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AR/VR/MR、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数字文旅、数字创意、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政务数据信息归集共享,有序开放基础公用数据资源,促进全社会数据资源流通,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努力在“一网统管”上作表率。
21.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鼓励驻沈军工单位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军民两用实验室、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促进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推广和应用。加强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基地建设,鼓励民用高技术企业参与军工科研生产配套,培育一批专业化配套商和供应商。做大做强军民融合产业,培育发展军民融合领军企业和特色产业园区。
22.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坚定不移扩大内需,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冰雪经济,培育服务消费、体验消费等新热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高技术服务业,提升会展业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水平,培育壮大楼宇经济,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优化商贸流通、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服务业供给,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挖掘培育更多中华老字号和沈阳名牌。
六、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2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探索更多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有效模式。积极稳妥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稳慎推进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做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资源等利用形式,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集体资产运营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机制,推进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体系建设。深化县乡财政、供销合作社、集体林权和农业水价等领域改革。
24.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有效遏制粮田“非粮化”,严禁农地“非农化”,加大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加强动物疫病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稳定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林生态保持区、农业生产主导区、都市农业主导区空间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经济作物种植比重,巩固提升肉牛、禽业等优势产业,拉长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发展设施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开展粮油、果蔬等集聚区建设,推行绿色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加快农业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确保“菜篮子”供应充足。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建设农业新型科技推广体系,推动农业金融服务创新。
25.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大力推动县域主导产业差异化发展,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园区提档升级,科学有序建设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资源。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都市农业新业态。全面加强乡镇工作,充分发挥中心镇先导作用,提升集聚产业、公共服务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建成若干“小城市”和县域副中心,打造一批特色小镇、专业村。
26.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优先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解决户厕改造、饮水安全、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等问题,加强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打造一批精品示范村和美丽示范村。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和体系,壮大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人才队伍。
27.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新致贫的监测和帮扶机制,常态推进产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完善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七、推动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内对外开放,更好发挥城市组团的集聚辐射、产业协同和同城化效应,以深度参与国内大循环为重点,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28.加快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围绕全省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深化与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沈抚示范区等的联动发展,科学控制发展边界,防止“摊大饼”式扩张,推动统一市场建设、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重点领域智慧应用,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打造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东北振兴发展的增长极。加快推进都市圈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主动加强与周边城市对接,打造便捷、高效的一体化城际交通网。以全产业链深度协作为纽带,构建协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有效引导人口流入,增强对年轻人口的吸引力,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积极推动与以大连为龙头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良性互动,在规划衔接、打造物流通道、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搭建开放平台等方面加强对接协作。加强与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辽东绿色经济区的互动发展。加强与哈长城市群主要城市的多层次、宽领域协同配合。
29.积极拓展国内区域合作。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拓展京沈对口合作广度深度,加强要素共享、产业互动、园区合作和市场融通。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机构招商,承接产业转移和创新要素辐射,鼓励跨国公司、央企、行业龙头在沈设立研发中心、区域总部等功能性机构。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工作。
30.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推进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高水平发展,提升制度创新的产业结合度、需求匹配度、措施精准度,深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释放综合保税区功能优势。发挥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高新技术开发区、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放前沿作用,强化中德园集聚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功能,推进中日产业园、中韩科技园等建设。加强友好城市、经济合作城市经济交流,扩大在各类自由贸易协定框架下经贸合作,进一步畅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联系。发挥中国(沈阳)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等重要经贸交流平台作用,稳定扩大优势产品进出口规模,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八、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按照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的功能定位,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力提升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
31.打造国家现代综合枢纽。构建互联互通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桃仙机场扩能改造,加快沈白客专等高速铁路和沈辽鞍营、沈丹城际铁路建设。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和总部经济,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优化布局物流园区,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企业,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构建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陆港型物流枢纽。推进沈阳国际陆港建设,加快建设多式联运中心,加强与省内港口合作,实现“公铁海航”多式联运高效协同,形成“干支结合、枢纽集散”集疏运体系。拓展沈阳中欧班列通道建设,提升班列对欧洲辐射能力,创建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32.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强化资源环境底线约束,建立并完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坚持组团式发展、协同性建设,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发展布局。深入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扩大生态空间和生态容量。滚动有序加强开发区建设,统筹工业区与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建设,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进行战略空间留白留璞增绿。
33.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以高速路、快速路为骨架,国省干道及主干路为支撑的路网体系,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结构,构建布局均衡的客运枢纽,深化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扩大停车设施供给。强化能源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积极发展新能源项目,推进城市水网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建设海绵城市,增强防洪排涝能力。推进沈飞、东塔机场等重大项目和旧批发市场搬迁改造,开展重点地区低效工业更新改造,合理有序开发地下空间,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完整居住社区,提升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商业区和生态旅游区等建设水平。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九、推动文化强市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
34.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开展志愿服务品牌活动,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布局。深化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完善常态长效创建工作机制。践行新时代辽宁精神,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注重家庭、家风、家教建设,选树宣传“身边好人”等道德模范典型,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35.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工程,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策划建设一批重点文化场馆,健全基层公共文体设施网络,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深入实施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完善创作生产机制,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建好主流媒体,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培育引进国际性文化艺术活动,做强“沈阳艺术节”“浑河岸交响音乐节”等特色文化品牌,不断丰富文化供给。扎实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提升沈阳马拉松等体育精品赛事活动影响力。
36.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深入挖掘整理历史文化资源,做好考古和历史文脉研究工作,加大文物和历史建筑修缮利用,盘活用好文物资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系统推进新乐遗址、盛京皇城和老北市、中山路、大东路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提升。加快推进北大营遗址修缮展示、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提质改造,加强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等革命遗址遗迹建设,弘扬传承红色文化。打造铁西工人村、卫工街老厂区、大东区肇新窑业等民族工业展示区。加强石佛寺、叶茂台、辽滨塔历史文化名村建设。做好辽河文化带、浑河文化带、蒲河文化带的开发利用。加强文博场馆建设,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地标。
37.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产业创新体系、文化市场体系、要素支撑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建成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和平台,推出一批特色文化街区和特色小镇,打造一批文化品牌,集聚一批文化产业领军人才。集聚“文化+”新动能,拓展文化与互联网、科技、装备制造、体育等融合发展领域,壮大动漫游戏、智能穿戴等重点产业,培育数字文化产业新型业态。促进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历史文化游、红色文化游、工业文化游、自然生态游、乡村休闲游,做强冰雪旅游。推进棋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盛京皇城5A级景区建设,系统推进旅游景点改造提升。加强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和营销资源整合,培育影视传媒、娱乐休闲等创意产业,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
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
38.持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综合治理工业企业大气污染,加大机动车污染防治力度,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强化扬尘管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完善河长制和“一河一策”管理制度,提高辽河、浑河等重点河流综合治理水平,加大重点排污行业和企业整治力度,消灭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治理,推进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和修复,无害化处置危险废物,强化暂不开发地块风险管控。
39.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严格生态环境准入,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系统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推进水土流失和侵蚀沟综合治理,加大天然林管护力度,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依托辽河干流建设国家公园,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和中小河流域整治,加强卧龙湖、仙子湖、獾子洞、蒲河等重要湿地生态保护,实施入辽河、浑河、蒲河河口湿地建设。开展国土绿化行动,防治西北地区沙化,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40.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严控用地总量和规模,严格执行建设用地使用标准,积极落实国家关于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各项政策。控制取用水总量,优化生活用水、工业用水配置,改进农业用水方式,加强高耗水企业用水定额管理,大力推进城市再生水利用。拓宽优质煤炭、天然气使用面,全面提高发电、供暖等行业资源利用效能。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
41.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开展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绿色化改造。培育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降低碳排放强度。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十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提升生活品质,推动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共享振兴发展成果。
42.促进充分就业和持续增收。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加大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精准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岗位供给、技能提升、就业援助,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构建更加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多途径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优化农民收入结构,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43.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义务教育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差距,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提高市属高校办学质量,支持在沈高校“双一流”建设。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
4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待遇,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提高社会福利保障水平,促进慈善事业与社会救助功能互补。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
45.全面推进健康沈阳建设。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疾控机构和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健全分级诊疗制度,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强化县级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区域专科中心建设。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46.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养老机构供给质量,改善为老服务劳动力有效供给,发展普惠型和互助性养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47.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创新和完善城市基层治理制度,推动街道赋权扩能,加快网格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建设“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和谐社区。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着力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十二、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沈阳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提升城市安全韧性,防范化解各种风险,切实做到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
48.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建立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升网络综合治理水平。推进国家安全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全社会国家安全意识。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快速应急协同保障能力,持续深入开展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进一步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49.维护经济安全。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布局配套的系统性、协同性、稳定性,做好水利、电力、供气、交通、通信、网络等重点工程运营维护,促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坚决防控金融风险,优化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有效处置金融机构风险,稳妥处置重点企业经营和债务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规违法金融活动,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50.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及时排查化解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健全预警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遏制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等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生物安全保护,构建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应急体系,全面增强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提高气象预报预测精准化水平,加强应急物资保障。
51.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信息化、科学化,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建立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完善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十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凝聚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强大力量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52.提升领导振兴发展能力水平。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教育引导全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运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宝贵经验,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具体要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推进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巩固党政机构改革成果,调整优化事业单位布局。建立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考核体系。
53.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局面。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联系、服务和动员群众的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强化科学立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司法,以民法典学习宣传为重点,做好“八五”普法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54.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落实好新时期干部标准,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推动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发扬斗争精神,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切实形成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思维和工作方式。健全正向激励体系,完善容错纠错、规范问责等机制,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和保护,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加强政治监督,严明纪律规矩,构建监督体系、推进治理体系,以“两个体系”建设的贯通融合,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55.健全狠抓落实推进机制。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市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要求,科学编制市和各区县(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实施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开展精准有效的督促检查,进一步为基层松绑减负,深入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促进形成苦干实干之风。
全市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戮力同心、顽强拼搏,为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推动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实现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时期是沈阳振兴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艰巨繁重的振兴任务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央及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务实进取、攻坚克难,奋力开创了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在主动做实经济数据的基础上,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向好,新的增长动能更加强劲,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明显改观,机构改革成效明显,国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创新创业活力不断迸发,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在沈布局,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区域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积极成效;城市面貌明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和功能品质进一步优化,文明城市建设成果持续巩固;教育、医疗、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步伐加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全面依法治市扎实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化,政治生态持续优化,党员干部的观念作风深入转变,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更加振奋,抓发展谋发展氛围愈发浓厚。“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基本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推动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2.沈阳振兴发展面临的形势。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辽宁加快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沈阳振兴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但同时应该看到,沈阳仍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一些深层次矛盾刚刚破题,巩固和扩大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还需在调整经济结构、转换新旧动能、实施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治理效能等方面聚焦发力、持续用力。全市上下必须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加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更加深刻认识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牢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展规律、顺应发展大势,紧密结合实际、认清差距不足,坚定信心决心、发扬斗争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勇前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3.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展望二〇三五年,沈阳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成为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中心城市。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要进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趋于成熟,创新沈阳、数字沈阳、智造强市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城市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明显增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基本形成;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法治建设、平安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美丽沈阳基本建成;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二、“十四五”时期沈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4.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具体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战略定位,聚焦补齐“四个短板”,扎实做好“六项重点工作”,深入落实“四个着力”“三个推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主动服务和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推动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贡献力量。
5.遵循原则。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牢把握共同富裕方向,把增进群众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展第一要务,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坚决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广泛汇聚资本和资源,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与安全、守正与创新、秩序与活力的关系,系统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瞄准目标、久久为功,扎扎实实把沈阳的事情办好。
6.主要目标。围绕推动沈阳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目标,建设好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在打造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解决“老字号”问题上为全省作出示范,建设国家现代综合枢纽、国家先进制造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力争高于全省水平,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数字经济比重持续跃升,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全面增强。
——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形成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成效明显,基本完成国资国企改革任务,民营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人流物流信息流枢纽功能全面增强;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区域创新体系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进展。
——社会文明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集约节约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城乡绿化覆盖率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减少,循环经济深入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天蓝水绿山青的美丽沈阳加快建设。
——民生福祉明显提升。推进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力争高于经济增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教育、文化、卫生、养老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水平持续提高。
——治理效能切实增强。依法治市迈出坚实步伐,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
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创新沈阳
坚持创新在振兴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围绕积极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全面提高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水平,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
7.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引进、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全定制化支持政策,不断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大企业平台化”梯度培育体系,引导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鼓励“专精特新”发展,打造一批高成长性企业、“隐形冠军”和创新型领军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等,发挥大型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重点产业链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头部企业平台化转型,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8.建设科技创新重大平台体系。依托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科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等国字号平台,争取建设区域综合性实验室,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建设。推动高校院所和企业围绕重点领域打造一批基础性、共享型、专业化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大力推动协同创新,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数字医疗、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支持企业、高校院所、行业协会等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国际研发机构,加快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创新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全面提高产业技术供给能力。
9.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三权”改革,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合理分配机制,完善东北科技大市场等技术交易市场功能,支持高校院所和各区、县(市)建设一批成果转化基地。聚焦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财政投入的引导放大效应,形成多元投入机制。围绕重点创新链和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开展攻关,滚动实施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推进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
10.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深入实施高精尖优才集聚、盛京工匠培养等重大人才工程,健全“人才+项目+基地”机制,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管理人员和急需紧缺人才。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
11.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推进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创新创业孵化联盟作用,因地制宜推进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等载体建设,构建孵化服务生态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开展协同保护和联合惩戒,完善专业化裁决调解机制,建立区域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促进科技开放合作,加强科普工作,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崇尚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四、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强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12.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以市场主体获得感为评价标准,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一网通办”为抓手,以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为保障,营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着眼“一网通办”为全省作示范,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只提报一次”改革,推行“全程电子化”审批,全面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权责清单动态管理,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简化优化审批流程,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强诚信沈阳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诚信体系。深入开展“万人进万企”等特色载体活动,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定期开展营商环境评价,以评促改、对比提升,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向抓好“绝大多数”延伸、向优化社会环境拓展、向建立长效机制深化。加强营商文化建设,营造“办事不求人”“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社会氛围。
13.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引导各类要素向主导产业、优质企业集中集聚。促进土地要素配置提质增效,盘活存量土地,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形成劳动力要素集聚效应,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发挥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作用,不断优化融资结构,增加金融有效供给。破除技术要素转化瓶颈,建立健全科技攻关对接、运行服务和市场价格决定机制。发挥数据要素赋能作用,推动政务数据、公共数据共享和开放,加强数据资源安全保护。
14.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扎实推进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做强做优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以集团层面为重点,积极稳妥、分类分层推进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精准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推进竞争类国有企业混改。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全面实行经理层市场化选聘和任期制、契约化管理。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深化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发挥国有资本战略性支撑作用。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15.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兴办模式、管理方式、资源配置等方面转型升级,强化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等职能,赋予更大的自主管理权限,促进各级各类开发区发挥主力军作用,提升集约化、内涵式发展水平。创新管理运营机制,实行“一区多园”管理,构建精简高效的管理机构,深入推进“管委会+平台公司”改革,提高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水平,将开发建设、招商引资、投资运营、专业化服务等事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外包等方式交由市场承担。完善差异化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产业水平、投资强度、亩均效益。
16.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确保民营企业获得平等市场主体地位。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法治环境和政策体系,健全执法司法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机制,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建立民营企业梯次培育体系,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深化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和优化重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完善政企沟通、涉企政策制定执行机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17.深化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围绕积极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上市公司后备库建设和上市辅导服务,完善辽宁股权交易中心功能,推进优质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和新三板及境外资本市场挂牌上市,支持产业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为企业发展提供资本支撑。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科技金融、普惠金融、产业金融等特色金融发展力度。推动金融法人机构设立,打造金融“全牌照”城市,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法人机构。推动地方征信平台、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三农”、创新创业的金融服务能力。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创新融资方式,优化投资方向和结构,不断提高投资效益。
五、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率先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上实现突破,在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中作示范,积极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中心。
18.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工作机制,统筹抓好交通装备、智能装备、机械装备、电力装备、集成电路装备、医疗装备等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努力在解决“老字号”问题上走在全省前列。提升汽车产业全产业链水平,促进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重塑机床制造产业领先地位,培育数控系统和核心功能部件生产基地。提高通用石化装备、输变电装备、核电装备等产业丰厚度,提升本地产品配套和供给能力。推进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和重大新产品规模化建设,促进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推动制造业加快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19.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开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优势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以材料、装备、零部件为重点,打造IC装备产业化基地。做大做强机器人产业,重点研发标志性工业机器人产品,构建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圈。加快发展民机大部件产品、燃气轮机等航空产业。壮大重组蛋白药物、医学影像装备等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重点发展高性能钛镍铜合金、稀土永磁和碳纤维等新材料产业。加快布局未来生产、未来交通、未来健康和未来信息技术、未来材料等未来产业。
20.着力建设数字沈阳。强化数字赋能,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北斗数据应用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布局5G产业,打造中德园5G应用示范区和工业大数据中心,探索工业数据采集标准化,推动信息流持续汇聚。做强优势数字产业,打造工业软件和基础软件研发高地,培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发挥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品牌效应,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扩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应用规模。深入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发挥应用场景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AR/VR/MR、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数字文旅、数字创意、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政务数据信息归集共享,有序开放基础公用数据资源,促进全社会数据资源流通,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努力在“一网统管”上作表率。
21.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鼓励驻沈军工单位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军民两用实验室、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促进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推广和应用。加强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基地建设,鼓励民用高技术企业参与军工科研生产配套,培育一批专业化配套商和供应商。做大做强军民融合产业,培育发展军民融合领军企业和特色产业园区。
22.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坚定不移扩大内需,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冰雪经济,培育服务消费、体验消费等新热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高技术服务业,提升会展业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水平,培育壮大楼宇经济,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优化商贸流通、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服务业供给,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挖掘培育更多中华老字号和沈阳名牌。
六、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2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探索更多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有效模式。积极稳妥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稳慎推进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做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资源等利用形式,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集体资产运营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机制,推进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体系建设。深化县乡财政、供销合作社、集体林权和农业水价等领域改革。
24.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有效遏制粮田“非粮化”,严禁农地“非农化”,加大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加强动物疫病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稳定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林生态保持区、农业生产主导区、都市农业主导区空间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经济作物种植比重,巩固提升肉牛、禽业等优势产业,拉长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发展设施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开展粮油、果蔬等集聚区建设,推行绿色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加快农业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确保“菜篮子”供应充足。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建设农业新型科技推广体系,推动农业金融服务创新。
25.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大力推动县域主导产业差异化发展,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园区提档升级,科学有序建设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资源。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都市农业新业态。全面加强乡镇工作,充分发挥中心镇先导作用,提升集聚产业、公共服务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建成若干“小城市”和县域副中心,打造一批特色小镇、专业村。
26.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优先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解决户厕改造、饮水安全、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等问题,加强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打造一批精品示范村和美丽示范村。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和体系,壮大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人才队伍。
27.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新致贫的监测和帮扶机制,常态推进产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完善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七、推动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内对外开放,更好发挥城市组团的集聚辐射、产业协同和同城化效应,以深度参与国内大循环为重点,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28.加快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围绕全省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深化与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沈抚示范区等的联动发展,科学控制发展边界,防止“摊大饼”式扩张,推动统一市场建设、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重点领域智慧应用,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打造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东北振兴发展的增长极。加快推进都市圈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主动加强与周边城市对接,打造便捷、高效的一体化城际交通网。以全产业链深度协作为纽带,构建协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有效引导人口流入,增强对年轻人口的吸引力,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积极推动与以大连为龙头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良性互动,在规划衔接、打造物流通道、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搭建开放平台等方面加强对接协作。加强与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辽东绿色经济区的互动发展。加强与哈长城市群主要城市的多层次、宽领域协同配合。
29.积极拓展国内区域合作。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拓展京沈对口合作广度深度,加强要素共享、产业互动、园区合作和市场融通。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机构招商,承接产业转移和创新要素辐射,鼓励跨国公司、央企、行业龙头在沈设立研发中心、区域总部等功能性机构。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工作。
30.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推进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高水平发展,提升制度创新的产业结合度、需求匹配度、措施精准度,深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释放综合保税区功能优势。发挥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高新技术开发区、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放前沿作用,强化中德园集聚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功能,推进中日产业园、中韩科技园等建设。加强友好城市、经济合作城市经济交流,扩大在各类自由贸易协定框架下经贸合作,进一步畅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联系。发挥中国(沈阳)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等重要经贸交流平台作用,稳定扩大优势产品进出口规模,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八、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按照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的功能定位,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力提升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
31.打造国家现代综合枢纽。构建互联互通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桃仙机场扩能改造,加快沈白客专等高速铁路和沈辽鞍营、沈丹城际铁路建设。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和总部经济,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优化布局物流园区,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企业,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构建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陆港型物流枢纽。推进沈阳国际陆港建设,加快建设多式联运中心,加强与省内港口合作,实现“公铁海航”多式联运高效协同,形成“干支结合、枢纽集散”集疏运体系。拓展沈阳中欧班列通道建设,提升班列对欧洲辐射能力,创建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32.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强化资源环境底线约束,建立并完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坚持组团式发展、协同性建设,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发展布局。深入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扩大生态空间和生态容量。滚动有序加强开发区建设,统筹工业区与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建设,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进行战略空间留白留璞增绿。
33.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以高速路、快速路为骨架,国省干道及主干路为支撑的路网体系,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结构,构建布局均衡的客运枢纽,深化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扩大停车设施供给。强化能源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积极发展新能源项目,推进城市水网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建设海绵城市,增强防洪排涝能力。推进沈飞、东塔机场等重大项目和旧批发市场搬迁改造,开展重点地区低效工业更新改造,合理有序开发地下空间,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完整居住社区,提升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商业区和生态旅游区等建设水平。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九、推动文化强市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
34.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开展志愿服务品牌活动,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布局。深化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完善常态长效创建工作机制。践行新时代辽宁精神,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注重家庭、家风、家教建设,选树宣传“身边好人”等道德模范典型,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35.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工程,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策划建设一批重点文化场馆,健全基层公共文体设施网络,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深入实施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完善创作生产机制,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建好主流媒体,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培育引进国际性文化艺术活动,做强“沈阳艺术节”“浑河岸交响音乐节”等特色文化品牌,不断丰富文化供给。扎实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提升沈阳马拉松等体育精品赛事活动影响力。
36.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深入挖掘整理历史文化资源,做好考古和历史文脉研究工作,加大文物和历史建筑修缮利用,盘活用好文物资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系统推进新乐遗址、盛京皇城和老北市、中山路、大东路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提升。加快推进北大营遗址修缮展示、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提质改造,加强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等革命遗址遗迹建设,弘扬传承红色文化。打造铁西工人村、卫工街老厂区、大东区肇新窑业等民族工业展示区。加强石佛寺、叶茂台、辽滨塔历史文化名村建设。做好辽河文化带、浑河文化带、蒲河文化带的开发利用。加强文博场馆建设,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地标。
37.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产业创新体系、文化市场体系、要素支撑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建成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和平台,推出一批特色文化街区和特色小镇,打造一批文化品牌,集聚一批文化产业领军人才。集聚“文化+”新动能,拓展文化与互联网、科技、装备制造、体育等融合发展领域,壮大动漫游戏、智能穿戴等重点产业,培育数字文化产业新型业态。促进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历史文化游、红色文化游、工业文化游、自然生态游、乡村休闲游,做强冰雪旅游。推进棋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盛京皇城5A级景区建设,系统推进旅游景点改造提升。加强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和营销资源整合,培育影视传媒、娱乐休闲等创意产业,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
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
38.持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综合治理工业企业大气污染,加大机动车污染防治力度,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强化扬尘管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完善河长制和“一河一策”管理制度,提高辽河、浑河等重点河流综合治理水平,加大重点排污行业和企业整治力度,消灭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治理,推进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和修复,无害化处置危险废物,强化暂不开发地块风险管控。
39.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严格生态环境准入,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系统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推进水土流失和侵蚀沟综合治理,加大天然林管护力度,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依托辽河干流建设国家公园,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和中小河流域整治,加强卧龙湖、仙子湖、獾子洞、蒲河等重要湿地生态保护,实施入辽河、浑河、蒲河河口湿地建设。开展国土绿化行动,防治西北地区沙化,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40.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严控用地总量和规模,严格执行建设用地使用标准,积极落实国家关于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各项政策。控制取用水总量,优化生活用水、工业用水配置,改进农业用水方式,加强高耗水企业用水定额管理,大力推进城市再生水利用。拓宽优质煤炭、天然气使用面,全面提高发电、供暖等行业资源利用效能。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
41.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开展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绿色化改造。培育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降低碳排放强度。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十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提升生活品质,推动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共享振兴发展成果。
42.促进充分就业和持续增收。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加大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精准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岗位供给、技能提升、就业援助,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构建更加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多途径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优化农民收入结构,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43.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义务教育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差距,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提高市属高校办学质量,支持在沈高校“双一流”建设。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
4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待遇,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提高社会福利保障水平,促进慈善事业与社会救助功能互补。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
45.全面推进健康沈阳建设。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疾控机构和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健全分级诊疗制度,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强化县级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区域专科中心建设。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46.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养老机构供给质量,改善为老服务劳动力有效供给,发展普惠型和互助性养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47.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创新和完善城市基层治理制度,推动街道赋权扩能,加快网格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建设“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和谐社区。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着力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十二、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沈阳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提升城市安全韧性,防范化解各种风险,切实做到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
48.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建立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升网络综合治理水平。推进国家安全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全社会国家安全意识。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快速应急协同保障能力,持续深入开展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进一步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49.维护经济安全。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布局配套的系统性、协同性、稳定性,做好水利、电力、供气、交通、通信、网络等重点工程运营维护,促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坚决防控金融风险,优化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有效处置金融机构风险,稳妥处置重点企业经营和债务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规违法金融活动,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50.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及时排查化解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健全预警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遏制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等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生物安全保护,构建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应急体系,全面增强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提高气象预报预测精准化水平,加强应急物资保障。
51.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信息化、科学化,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建立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完善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十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凝聚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强大力量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52.提升领导振兴发展能力水平。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教育引导全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运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宝贵经验,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具体要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推进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巩固党政机构改革成果,调整优化事业单位布局。建立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考核体系。
53.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局面。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联系、服务和动员群众的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强化科学立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司法,以民法典学习宣传为重点,做好“八五”普法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54.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落实好新时期干部标准,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推动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发扬斗争精神,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切实形成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思维和工作方式。健全正向激励体系,完善容错纠错、规范问责等机制,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和保护,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加强政治监督,严明纪律规矩,构建监督体系、推进治理体系,以“两个体系”建设的贯通融合,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55.健全狠抓落实推进机制。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市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要求,科学编制市和各区县(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实施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开展精准有效的督促检查,进一步为基层松绑减负,深入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促进形成苦干实干之风。
全市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戮力同心、顽强拼搏,为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推动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编辑:今日辽宁5)
最新文章
-
广州新版《组织接待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组织修订的......
-
好消息!国务院同意设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新疆塔城重点......
-
辽宁省《政府工作报
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月28日在......
推荐文章
-
广州新版《组织接待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组织修订的......
-
好消息!国务院同意设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新疆塔城重点......
热门文章
-
广州新版《组织接待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组织修订的......
-
好消息!国务院同意设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新疆塔城重点......
-
辽宁省《政府工作报
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月28日在......